作者: 武新忠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2-10-20 10:11
持由海綿制成的專用筆,以水為墨、以地面為紙揮毫“潑墨”,這是近年來流行的地書。
地書是中國博大精深書法藝術中的一個分支。這種既方便又環(huán)保的書法藝術形式,集鍛煉身體和陶冶情操于一身,推動了書法藝術的普及和練習者書法水平的提高,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。
米長海就是地書癡迷者,菏澤環(huán)城公園清波門廣場是他和地書友的活動場地。
米長海與共和國同齡,與書法結緣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。那時候,他買字帖,買毛筆,收集報紙,閉門在家練寫毛筆字,漸漸地筆功有成。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居住地,只要誰用他寫字,他都滿口答應。
米長海熱衷于參加志愿服務、社會公益活動,常在春節(jié)寫對聯(lián)送給需要的百姓。
2009年退休后,米長海在研究書法藝術的同時,又開始習練地書,清波門廣場成了他的書寫之地。
他的執(zhí)著和筆功吸引了好多同行,只要不是刮大風和雨雪天氣,天天都能見到他奮筆疾書的身影。
米長海謙虛謹慎,忙完家務事就喜歡寫寫畫畫。除了每天堅持游泳外,大多精力都用在了寫字上。
認識米長海的人都說他實在,看過他書法的人都直豎大拇指。每逢這時,他總是微微一笑道:“書山有路,學海無涯,悠閑生活每一天,幸福安康到永遠!”
通訊員 武新忠